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8日发布的《2013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详细定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称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在备受关注的利率市场化方面,继2013年12月十家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首批同业存单后,央行表示,将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机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看似已经“箭在弦上”。
《报告》称,央行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建立分层次、市场化的风险处置安排,先后成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推动实行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并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目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在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央行还在报告中阐明了国开行改革思路,称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金融体制改革要求,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改革,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妥善解决债券信用、资金来源等问题”。
在展望中国经济时,央行表示,从经济发展的潜能和动力等综合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但 “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央行说,中国形成了外需和国内投资“双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地方主导的大规模融资建设模式进一步强化,在稳定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同时,也增大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在上升,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使总量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
面对上述问题,央行“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目标并非轻而易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昨日在社科院经济学部召开的“2014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指出:“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要突破19万亿元,才能保证当前经济增长保持在7.2%以上,而且在加速金融风险积累。”
在通胀方面,与去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对价格形势不确定变化需密切关注”的表述相比,央行本次对通胀的担忧有所减轻,“价格形势基本稳定,同时还有不确定因素”。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4/02/10/11070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