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计划正拟定 两万亿护航美丽中国
未来环境保护主要着重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
据测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已达1万亿元,至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4.5万亿元,未来3年,环保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昨日透露,未来环境保护主要着重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据测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骆建华是26日参加2013年青岛国际脱盐大会期间作出上述表述的。他指出,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渐渐进入黄金期。据国家发改委测算,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已达1万亿元,至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4.5万亿元。这就意味着未来3年,环保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环保产业涵盖很多方面,哪些产业会更具潜能?
“节能、工业固废等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骆建华明确认为,未来这三个领域更具发展潜力。
事实上,针对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今后还将出台更多更严格的措施。
骆建华表示,即将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就对工业企业环保做出更严格规定。“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大难点,以前是”谁污染谁负责“,今后将是”谁污染谁付费“,将治理的问题交给专业的第三方”。
他还建议,在环保法修订后,应尽快出台3个单项污染防治法律,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标准。
此外,骆建华还透露,国务院已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
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十项措施(“国十条”),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等。在“国十条”之后,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更为详尽的方案——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近期有望公布。
污染防治计划将拉动相关投资,骆建华指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带动投资1.7万亿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据记者了解,近四十年来,中国环保投资稳步上升,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占GDP比重0.5%上升到目前的1.66%,投资总额大幅跃升。但与中国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相比,环保投资还相差甚远。
因此,骆建华强调,今后10年中国应把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迅速提高到2%-3%,工业污染控制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提高到5%-7%。这是中国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性措施。(上证)
山西证券:污水处理或保持13%增速
随着污水处理比例的提升,水务行业投资高峰期即将过去,城市污水处理新建增速较“十一五”有所放缓,考虑到存量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增量,山西证券预计城市污水处理仍保持13%~15%的增速。自然流域治理投资力度不减,再生水投资空间仍广阔。从历史水平看,相关上市公司行业的市盈率也处于低位水平。污泥处理提上日程
流域治理“十二五”投资力度不减。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中国境内污染状况严重的三条河流(辽河、海河、淮河)和三座湖泊(太湖、巢湖、滇池)进行了持续治理,先后投入了近1000亿元的资金。
正在编制的《重点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将重点支持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黄河中上游、松花江等流域点源治理项目,并研究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有偿使用与排污交易机制试点等,将进一步明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污水处理企业的利益。
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市再生水平均利用率为8.5%,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大框架下,到2015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较2010年底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
从投资额上看,正在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拟新增投资额约4210亿元,其中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投资344亿元,占比8%。发达国家再生水利用比例达到70%以上,我国再生水投资空间仍广阔,目前只是刚刚开始。
“十二五”污泥处理提上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污泥产生量也显著增加。《“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称2015年全国省会以上和计划单列市、其他城市、县及重点镇的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将分别达70%、60%、50%。
由于污泥是污水厂的产物,预计污泥处理会由相关污水厂负责运营,政府按照量给予一定的政府补贴,使其获得一定的合理利润,有利于污水厂建设及运营企业扩大产业链,增加利润来源。
看好跨区域扩张公司
城市污水处理新建增速较“十一五”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存量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增量,预计城市污水处理仍保持13%-15%的增速,此外考虑到“十二五”规划中污泥处理及流域治理的规划,“十二五”污水处理仍维持可观的增速。
“十二五”将再生水作为投资重点,该领域投资仍有望持续高增长。目前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为25倍左右,和A股其他板块相比处于中位水平,以BOT模式运营的污水处理企业业绩较为稳定,而跨区域扩张的企业在"十二五"的大“十二五”长也较为确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业绩及增速相对稳定,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是目前环境下良好的投资标的。而从历史水平看,行业的市盈率也处于低位水平。
综合以上,山西证券给予行业“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具体投资策略。看好城市污水处理BOT模式跨区域扩张类公司,
首创股份(600008)、兴蓉投资(000598);再生水类掌握核心膜技术的公司,碧水源(300070)。此外,污水处理企业与当地政府具备良好的关系,目前国家在固废领域的投资也较为明确,相关污水处理企业进军该领域,成为增长点之一,如首创股份、桑德环境(000826)。
海通证券: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点评(荐股)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5月4日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目标为: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十二五”期间各项建设任务为:新建污水管网15.9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吨/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吨/日,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干泥)/年,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5万吨/日。
“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其中,各类设施建设投资4271亿元,设施监管能力建设投资27亿元。设施建设投资中,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2443亿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1040亿元,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137亿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以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304亿元。(以上信息来自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2年5月4日新闻)
点评:
与“十一五”投资规划相比,“十二五”投资金额总体增长14%,较平稳,略低市场预期。投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管网建设领域(占投资总额的57%),其次是污水处理能力的新建、改造、再生利用,再次是衍生污染物污泥处置,及监测设施完善。相比于“十一五”,升级改造、再利用、及污泥处置领域投资需求值得关注,合计约800亿元市场,对应标的:碧水源(300070)、兴蓉投资(000598)、首创股份(600008)等。(海通证券研究所)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7/17/14545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