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财经 > 时事

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分析 河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同时开工

  • 2023年9月18日 zengyan来源:互联网
  • 繁体

为满足京津冀地区持续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和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15日,河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同时开工建设。这两个工程分别是位于保定定兴的1000千伏特高压雄安变电站,以及位于邢台新河的1000千伏特高压邢台变电站扩建工程。两项工程各扩建2组300万千伏安主

河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同时开工

为满足京津冀地区持续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和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15日,河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同时开工建设。这两个工程分别是位于保定定兴的1000千伏特高压雄安变电站,以及位于邢台新河的1000千伏特高压邢台变电站扩建工程。两项工程各扩建2组300万千伏安主变,总投资达15.77亿元。两个变电站通过此次扩建,变电容量都将增加一倍。

近几年,智能变电站的实施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重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智能变电站的商业化应用。譬如: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继续深化智能转变型变电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智能变电站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另外中央财政还特设营改增扩建智能变电站项目,并提供一定配套资金来推进智能变电站项目的建设。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截止2023年,中国智能变电站市场的规模将高达1494亿元,2027年大约为2000亿元,增速在11%左右。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正在不断向社会蔓延,许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开始着手建设智能变电站,监控、安全、效率、经济性成为智能变电站的新风尚。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推动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根据当前国内对智能电网建设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在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下,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研究应用等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对推动中国电力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两部分。智能高压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变压器、智能高压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压器与控制系统依靠通信光纤相连,可及时掌握变压器状态参数和运行数据。当

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设备根据系统的电压、功率情况,决定是否调节分接头;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会发出预警并提供状态参数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减少隐患,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

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具有监测和诊断功能。电子式互感器是指纯光纤互感器、磁光玻璃互感器等,可有效克服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缺点。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功能有两个,一是系统横向信息共享,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中各种上层应用对信息获得的统一化;二是系统纵向信息的标准化,主要表现为各层对其上层应用支撑的透明化。

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备受重视。而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变电站作为变电站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也迅速崭露头角。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传统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电力设施。智能变电站通过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控制、计算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负荷管理和调节、电能质量控制、安全管控等功能,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行业政策的改变也是推动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改善行业政策,支持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还推出了大量的补贴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备受重视。而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变电站作为变电站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也迅速崭露头角。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传统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电力设施。智能变电站通过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控制、计算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负荷管理和调节、电能质量控制、安全管控等功能,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行业政策的改变也是推动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改善行业政策,支持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还推出了大量的补贴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

智能变电站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电网改革的深入推进,智能变电站行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技术的进步和升级将会推动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将继续加大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力度,从而推动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推广,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总之,未来智能变电站将继续地发挥其在清洁能源、能源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断地引入新的技术和模式,保持领先,稳步推进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往集成化、小型化和协同化趋势方向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到2024年,我国智能变电站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超过380亿美元。可以预见,随着智能变电站行业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智能变电站市场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电网改革的深入推进,智能变电站行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技术的进步和升级将会推动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将继续加大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力度,从而推动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推广,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总之,未来智能变电站将继续地发挥其在清洁能源、能源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断地引入新的技术和模式,保持领先,稳步推进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往集成化、小型化和协同化趋势方向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到2024年,我国智能变电站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超过380亿美元。可以预见,随着智能变电站行业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智能变电站市场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延伸阅读

细分市场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专项市场调研 兼并重组研究 IPO上市咨询 产业园区规划 十三五规划

中研网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推荐阅读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分析,重研发 制新药 引新人 国产创新药产业渐入收获期

重研发 制新药 引新人 国产创新药产业渐入收获期 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2022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

全国元宇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元宇宙市场前景分析

全国元宇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导,中国电子云、哈尔滨工业大学...

预计2025年后全球天然气可以实现量足价优 未来全球天然气需求及趋势分析

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预计2025年后全球天然气可以实现量足价优 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16日在2023 ...

茅台巧克力线上“秒空” 酒味“没有酱香拿铁浓” 巧克力发展前景分析

茅台巧克力线上“秒空” 酒味“没有酱香拿铁浓” 9月16日下午,到位于深圳的茅台冰淇淋店探访发现,店1...

我国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投入使用 卫星通信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投入使用 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消息,9月15日,我国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2...

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 中国自行车出口量数据分析

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国,目前自行车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0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