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字化趋势突出,压塑模行业如何借力发力,企业如何迈出更大一步?
压塑模,即塑料压塑模具,包括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两种结构模具类型。它们是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一类模具,其所对应的设备是压力成型机。压缩成型方法根据塑料特性,将模具加热至成型温度(...
港交所解读《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新规利好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是医疗投资热门。市场人士预测,在市场增速放缓和政策主导全产业链升级的大背景下,医药产业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原料药、低端仿制药和传统中药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将打破,面对大
港交所解读《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新规利好生物科技公司 创新药是医疗投资热门
创新药投资迎来“春天”
在市场增速放缓和政策主导全产业链升级的大背景下,医药产业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面对大众市场的新仿制药和面对高端市场及全球市场的创新药将成为主流。
创新药是医疗投资热门
近日,在恒昌财富主办的恒昌财富升级峰会上,恒昌首席经济学家魏力在其发布的《2018年全球经济发展和资产配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给出这样的预测。
过去几年,由于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成本巨大等特性,中国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十分薄弱。一些产品尚未上市、无盈利甚至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常选择赴美上市融资,比如,百济神州、和黄药业、再鼎医药等创新药企已先后登陆纳斯达克。
“美国凭借完善的市场制度、对私有财产的有力保护、健全的法规架构和成熟的监管体系,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理想的‘第一站’。君桥资本CEO兼首席投资官Chris Wieg在峰会上表示。
港交所新规利好生物科技公司
就在生物科技公司纷纷选择赴美上市之时,港交所及其下属公司联交所决定拓宽现行上市制度,便利新兴产业及创新型公司在香港上市。
2月23日,港交所发布了《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的市场咨询文件,拟在《主板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分别落实生物科技、不同投票权架构以及新设便利第二上市渠道三项建议。
具体来看,港交所将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目前限定从事医药(小分子药物)、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包括诊断)生产和研发的公司。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首届生物科技峰会上表示,“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世界多国,特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中国内地生物科技产业改革等大趋势,正在推动整个生物科技行业的巨大发展与庞大资本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发行人在申请上市时尚未通过主板要求的财务资格测试,对投资者来说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港交所要求生物科技公司预期最低市值不低于15亿港元,具有125%的营运资金,并在上市前至少两年一直从事现有业务。
同时,生物科技公司需以研发为主、具备独特的创新或知识产权、至少有一只产品已通过概念开发流程,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所规管的药物已通过首阶段临床测试,并已取得第二阶段测试所需的一切必要监管批准。
修订后的《主板规则》预期将于今年4月底刊发咨询总结文件,其后将正式接受按新上市机制递交的上市申请。
元明资本合伙人、煜森资本创始人李克纯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港交所发布的新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物科技公司在国内上市的门槛,为尚无盈利或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开设IPO通道,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上市通道,这为中国药企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
国内医药市场缺乏创新药
由于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赴港上市的政策尚未落地,目前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时均处于盈利状态。
相比之下,美股存在大量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而且IPO规模大幅超过港股。例如,百济神州尚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但在美股上市后获得8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树兰医疗集团副总裁戴廉在峰会上称,从整个纳斯达克市值来看,制药行业整体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行业。但创新药领域门槛高、投入高、风险高,这对研发者和投资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克纯则表示,事实上,我国药企设计、研发出的原创新药并不多。据悉,亚盛医药所研发的APG-1252是首个在美进入临床、并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产品。但该类新药物靶点的开发率在过去20年里并无显著增多,以肿瘤药物靶点为例,平均每年5.3个。目前,以发现创新靶点和建立化合物库为基础的新药研发模式仍是核心趋势。
“近年来多项政策推动药企向‘创新药战略’转型,加速了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但新药研发仍然落后,在全球制药产业格局中,我国位于全球医药产业金字塔底端,在全球新药研发序列中处于第三梯队。”李克纯如是评价我国医药市场现状。
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 Health)公布的全球医疗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近6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不足2%。同时,国内仿制药占比达到96%,上市的创新药以仿制药(Me-too)为主,缺乏首创药物(First-in-class)。
目前,我国用药结构以低端仿制药和辅助用药为主,缺乏先进治疗手段和高附加值产品。全球畅销药物以生物大分子、创新小分子药物为主,中国畅销药物仍以基础大输液、化学仿制药、中药注射剂为主。全球榜单中生物专利药占据主要地位,而国内榜单中主要是辅助用药和专利过期品种。
李克纯坦言,这说明中国医疗领域的研发停留在仿制药水平,原创能力低,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取得竞争优势,大型跨国药企以研发能力占据了国内高端主流医院的用药市场,获得丰厚利润。
创新药将成主流
《报告》显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自2012年起,投资案例数与总投资金额逐年大幅上涨,总融资金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医疗总投资项目首次通过1000个。其中,创新药是医疗投资热门。比如,德琪(浙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8月完成2100万美元A轮融资;以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为主要研发领域的创新生物药研发公司派格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于去年10月获得2000万美元的E轮融资;江苏亚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11月完成超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投资创新药物公司的热度延续到2018年。
今年第一季度,专注于抗癌创新药物项目的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2.88亿元的C轮融资;致力于创新药物独立研发的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完成4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专注于研发肿瘤靶向治疗、免疫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创新药物的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5500万美元融资。
“2015年之后,民间资本在医药的投入大幅提高,这与政策导向的改变有关。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从过去的分期临床审批调整为一次性审批,大大缩短了中国创新药物研发上市时间,对于做国际原创新药的企业是很大的政策利好。”戴廉认为。
李克纯则预测,在市场增速放缓和政策主导全产业链升级的大背景下,医药产业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可以预见,以原料药、低端仿制药和传统中药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将打破,面对大众市场的新仿制药和面对高端市场及全球市场的创新药将成为主流。
细分市场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专项市场调研 兼并重组研究 IPO上市咨询 产业园区规划 十三五规划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奥巴马:当年我熬夜祝特朗普胜选,特朗普还不承认落败?奥巴马“翻旧帐”,当年我熬到凌晨2点半祝贺他胜选。11月13日,2...
老赖双11更新收货地址后被抓,浙江一名老赖为拖欠工人5800元工资,更换手机号,逃避4年。今年“双11”来临前,执行法!...
Python之父退休后太无聊加入微软,去年10 月 Python 创始人 Guido van Rossum 在 Dropbox 公司工作了六6...
就是玩梗,大润发就女装尺码建议表致歉。近日,一张大润发商场的宣传海报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大润发商场一宣传海...
拜登竟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什么情况,中方回应拜登称钓鱼岛适用美日条约。据日本共同社消息,美国“当选总统”拜...
蓬佩奥将访祝贺拜登胜选的7国,“在(接下来)访问7个都向拜登表示祝贺的国家时,蓬佩奥可能面临尴尬的对话。”美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