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公布数据 2016年10月cpi ppi双双上升
11月9日,统计局公布10月通胀数据,CPI同比上涨2.1%。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点评道,10月CPI重回2%以上,创6个月新高,主要受低基数因素影响;PPI回升至1.2%,创2011年12月以来最高值,主要与黑色系价格大幅回升有关。同时,他提出一个问题——“通胀和加息”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邓海清认为,尽管央行短期加息的可能性并不高,但需要关注猪肉价格与PPI的变化,未来半年CPI突破2.5%并非没有可能,也就意味着中国央行加息的“黑天鹅”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看整个四季度,按照历史均值规律和基数因素向后预测,四季度CPI将维持在2%以上,通胀压力上升,其中,主要原因是蔬菜和猪肉价格。
蔬菜跌幅明显小于季节性,去年10月蔬菜环比跌-5.6%,今年10月蔬菜环比仅跌-0.9%,导致蔬菜价格同比达13%,是拉高CPI同比的重要因素。猪肉价格环比跌幅超过季节性,猪肉价格制约CPI上行。蔬菜价格回落幅度较弱,是对于4-6月蔬菜价格明显弱于季节性的修复。2016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行,下行幅度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季节性因素,一方面是抑制当前CPI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猪肉超跌未来存在修复压力。
PPI回升至1.2%,创2011年12月以来最高值,主要与黑色系价格大幅回升有关。从价格上看,目前的PPI仍然没有完全反映黑色系涨幅,同时基数效应将持续推高PPI,若四季度黑色系没有大幅下跌,则PPI突破2%几乎是必然。
那么,基于以上信息,邓海清提出“央行加息离我们还有多远?”,具体看,10月CPI为2.1%,未来三个月预测值也在2.5%之下,并不支持央行在短期内加息,他提醒需注意两点风险:一是猪肉价格已经超跌,若猪肉价格反弹开始,则CPI上行压力将明显增加;二是PPI向CPI的传导目前尚未出现,从历史上看需要PPI持续维持在2%以上,这是否会发生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需要关注。
对于债券市场,一方面短期来看央行在货币市场流动性拐点已经明确,加杠杆套息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长期来看若经济增长和通胀持续回升,加息的可能性正在从无到有。“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金融系统风险、央行货币政策全面利空债市,坚持长期看空债市”。邓海清表示。
2016年10月cpi 和ppi双升 半年后加息或悄然来临
来源:和讯网 赵黎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6/11/09/12370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