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分层方案公布以来首个政策利好近日出台。9月14日,《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以下简称《评审方案》)发布,标志着私募机构做市业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有分析认为,私募机构做市丰富了做市商的种类,有利于带来增量资金,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是监管者“完善交易制度”的第一步棋。但短期来看,私募做市商数量和可投入做市资金可能有限。
私募参与做市具有积极意义
私募机构做市政策的出台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早在2014年6月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就明确:“做市商是指经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同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买卖双向报价,并在其报价数量范围内按其报价履行与投资者成交义务的证券公司或其他机构”,这为其他机构成为做市商埋下伏笔。
同年12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扩大做市队伍。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机构经我会备案后,在全国股转系统开展做市业务。”
今年5月份,证监会表示,证监会对新三板做市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私募机构参与做市,对做市商制度具有积极意义。7月1日,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明确表示,正在研究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积极推动私募基金机构参与做市业务试点等。
“私募机构开展做市业务,有利于丰富新三板做市机构类型、有效发挥私募机构定价能力、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对提高全国股转系统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全国股转系统表示。
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驰认为,私募做市是和新三板分层同样重要的一大事件。分层是打破新三板市场内部9000家挂牌企业平衡关系的重要举措,从此新三板挂牌企业开始分出三六九等;同样,做市扩容,“是在券商垄断的新三板做市市场撕出一个口子,首先让这个市场中最活跃、嗅觉最灵敏的私募杀入市场,来搅动这个市场。”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6/09/21/09014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