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面临三大难关 消费升级陷内外交困
5月21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新供给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研讨会指出,中央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体系转型升级,就是从需求的三架马车,连接到供给侧整个结构性问题,形成对整个动力体系的完整认知和把握。其中,网络消费的稳定、强劲增长说明其正在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中国增长模式出现了历史拐点,GDP三驾马车中,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5年,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依然为66.7%,其中全国网络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1%,网络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仍达1.6%。
而从国内首个网络消费指数——新供给-蚂蚁网络消费指数来看:从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五年时间里,网络消费规模指数稳步上升,扩张了12.1倍。从同期人均情况看,在网购人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网络消费水平指数从2011年1月的96.0上升到2016年4月的122.2,涨幅为27%。
中国消费2010年起出现一个令人惊喜的拐点,消费占比从2010年的49.1%左右到2015年的51.6%。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认为,中国是二元经济和贸易部门的双重叠加,刘易斯拐点已经过去,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正在发生。
由此可见,“消费增长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不过,消费外移现象和消费环境不佳制约了中国消费的升级,未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须从供需两端发力,尤其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调整和优化。”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总裁井贤栋表示。
在具体执行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从三组供需关系入手。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民生银行(600016)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解释道,第一、通过改善制度供给,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第二、通过加大金融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金融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第三、通过加快国企改革和放开民企准入,解放生产力,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满足民众需求。
“积极推动供给侧的改革,增加促进有效的供给,推动有效消费,包括网络消费的快速增长应该是中国在当前时代下实现经济增长或者保持发展优势的一个不二的选择。”黄剑辉说。
来源:和讯网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6/05/23/10153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