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15年宁波市GDP突破8000亿元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6年1月27日 

  26日,从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达102474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852元和26469元,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上缴中央财政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宁波的综合实力实现了大幅提升。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跃升至全球港口第4位;货物吞吐量实现8.9亿吨,蝉联全球港口首位;与世界90个国家、560个港口实现通航,是中国超大型船舶最大集散港和全球为数不多的远洋运输节点港。

  在此期间,宁波的开放合作环境也不断优化,成为全国第8个外贸超千亿美元城市,201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81.4亿元,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中意宁波生态园、新加坡丰树现代创新产业基地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登陆伦敦波罗的海交易所;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获批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博览会、中国航海日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到宁波投资。

  “十二五”期间,宁波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谋划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成投用十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共建诺丁汉大学宁波材料研究院、国际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创新机构。2015年,宁波全市拥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198名,发明专利授权量5412件,年均增长34.9%,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7%。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凸显,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40.6%攀升至47.4%,贸易物流、信息经济等产业加快发展。

  “五年来,我市坚持新增财政的2/3用于民生领域,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投入累计3138亿元,年均增长17.2%。”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洪平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的民生福祉全面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852元和26469元,均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1.7%,特别是农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多年居第一位。

  目前,宁波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52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到1860元、744元、2398元和210元,全面消除了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家庭。“新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4.1万套,新改扩建中小学510所,教育公平水平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平安宁波”建设名列主要城市第二名。

  宁波率先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向社会公开政府部门473项主要职责、2967项细化事项“责任清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向县区下放行政审批权限43项,行政审批精简幅度达到59%。推进预决算公开,推行阳光征迁,全面公开政府重大决策、政策,满足不同群众信息需求。

  2015年12月2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公共服务蓝皮书》,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宁波基本公共满意度排名第二。宁波市政府透明度更是连续位居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首位。该市还是全国六个之一、浙江全省唯一的“四连冠”全国文明城市。五年来,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市民素质,文明基因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全体市民之中。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6/01/27/162347311.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