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市场评论 > 正文

吴敬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成效不大原因是“体制性障碍”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5年10月10日 

  今天,在首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成效不大的原因,在于存在实现这一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有效的办法是,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尽快建立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吴敬琏笑言自己曾经做过几天中金的首席经济学家,加上是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校友,所以在这个论坛上发言是理所当然的。他表示,目前在谈到如何避免经济危机时,有两种不同的方略,一是根据需求侧因素分析提出的对策,即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分析法,由此得出的对策是靠加投资稳增长,“(政府)不可能让消费增长,也不可能让净出口增长,只能让投资增长,所以到处批项目、找钱”。吴敬琏认为,资产负债表衰退下货币政策无效性和高杠杆率的问题更加激化,都使我们无法依靠刺激政策避免危机。

  而另外一种路子则是根据“供给侧因素”分析得出的对策,吴敬琏认为,这种分析对于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和目前的增速下降都有很强的解释力,只能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增加投资转向创新和增加索洛余值A(即提高TFP,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谈到怎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吴敬琏感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提出整整20年,而过去成效不大的原因,就在于存在实现这一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体制。他认为,有效的办法是要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尽快建立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吴敬琏表示,目前要控制和化解风险,为推进改革赢得时间,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妥善处理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停止回报过低或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输血;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或有负债;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和重整,释放风险;停止刚性兑付;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再辅之以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是能够做到的。”

  吴敬琏表示,转型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切实推进改革,包括从简政放权到制定市场进入的负面清单和对政府授权的正面清单,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财政改革的完善,价格改革的展开,国有经济改革亟待加快,以及建设自贸区,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等。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5/10/10/165043139.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