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宏观金融 > 正文

金融衍生品并非全部产品都为“高风险”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5年7月31日 

  在普益财富发布6月份银行理财市场月报中显示,有32款结构性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据了解,结构性产品是指在普通存款上加入一定的金融衍生产品,但是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存在高风险。分析表示,不是所有的金融衍生品都存在高风险,部分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是基于风险规避的。

  普益财富发布的报告显示,6月份有32款结构性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有投资者表示,结构性产品是指在普通存款上加入一定的衍生金融产品,但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存在高风险,是否是这个原因导致结构性产品未达预期最高收益数量最多?

  普益财富研究员李林夏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金融衍生品都存在高风险,恰恰相反,很多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是基于风险规避的。如应用股指期货而做的套期保值就是为了对冲现货市场的风险。在这32款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的结构性产品里,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挂钩的交易所股票指数。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确实和6月份股市波动大有关。不过,这些结构性产品就算未达最高预期收益,其到期年化收益也是不差的,大多处于4%至5%之间。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5/07/31/155900510.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