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IPO咨询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券商聚焦 > 正文

十券商净利环比报喜 招商暴增676倍逆袭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5年2月6日 

  不减反增。

  2月5日晚间,多家券商发布2015年1月业绩报告。由于1月份相比12月成交量大大缩减,更兼A股市场近来一直“萎靡不振”,大部分券商营业收入出现环比大降局面。

  然而营收大幅下降却并不妨碍各大券商“捞金”。

  从1月份的净利润数据来看,中信证券 (600030)、海通证券 (600837)、招商证券 (600999)、东吴证券 (601555)、方正证券 (601901)等券商,均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其中招商证券净利增长更是高达676倍。

  据了解,券商去年12月计提费用较高、投行收入兑现以及调整利润,被认为是券商净利逆市剧增的三大原因。

  营收遇冷

  从公布1月份业绩报告的10家券商来看,营业收入环比减少颇为明显。

  其中,方正证券营收环比减少13.54%,华泰证券减少40.80%,太平洋减少31.84%,广发证券减少29.14%,东北证券减少35.17%,招商证券减少2.57%,海通证券减少16.82%,中信证券减少10.58%,国海证券减少27.43%。仅有东吴证券营收录得19.94%的环比增长。

  从当前券商业务结构来看,经纪业务收入仍是大头,而在1月份“急牛变慢牛”的换挡加速中,成交量的萎缩对券商营收的不利影响最为明显。

  据统计,2014年12月沪深A股成交量达16393.15亿股,成交金额达179908.79亿元;而2015年1月成交量则萎缩至10432.65亿股,成交金额为127133.60亿元。成交量环比减少36.4%,成交金额环比减少29.4%。

  相比营业收入的普遍下降,多家券商净利润却出现蹊跷增长。

  其中,东吴证券公司母公司2015年1月实现营收43108.19万元,净利润为20661.19万元,分别较2014年12月环比增长19.94%和55.83%。

  海通证券母公司2015年1月净利润为96904.24万元,环比增长31.89%;国海证券母公司2015年1月净利润为10451.38万元,环比增长57.60%。

  而方正证券、招商证券甚至录得136.06%、67655.25%的净利润环比增长。

  净利剧增幻象

  中国证券业协会此前发布数据显示,全国120家证券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602.84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49.48亿元,证券投资收益710.28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446.24亿元。

  在营收普遍下降的同时,净利润大增的一种解释是毛利率急速大增,而在券商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点在竞争激烈的经纪业务上发生可能性并不大。

  那么其他业务是否造成了数据异动?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对此表示,目前券商业绩数据不全,不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二级市场与券商业绩的关联度正在下降。其他业务为券商业绩贡献逐渐增加。例如两融余额一系列增加,“自营、新股发行带来的投行业务都使得券商业绩有了大幅提高。”刘俊预计。

  一家中小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经纪业务占券商业绩比例约在40%左右,且不断下降。其他业务如自营业务、融资融券等为券商贡献业绩较大。自营业务收入尚不明确,但投行业务及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可从全市场角度观察。

  从新股发行情况来看,2014年12月11日到2015年1月31日之间,共发行新股32只。其中,东吴证券2家,承销保荐费4527.75万元;海通证券1家,承销保荐费3600万元;方正证券、国海证券、招商证券则没有斩获。

  “新股发行的承销保荐费用一般在成功发行、项目完毕后才会打到券商账上,记入当期收入。按照行业规则,券商在此之前只能收到一笔20万左右的费用。”国金证券一位保荐人说,“最近发行的多是创业板 、中小板企业,收费也普遍不高。”

  而从融资融券业务来看, 2015年1月每日融资余额中位数为9619亿元,2014年12月每日融资余额中位数为10908亿元,环比增长仅12%。

  从融资融券和投行业务两大利润发动机来看,支撑相关业绩剧增的证据并不明显,而另一种解释随之浮出水面。

  “按照企业经营的财务规律来看,12月底正是处理全年费用的一个关键月份,而券商都为国企,”突击花钱“等动作并非难以想象。以招商证券676倍的净利增长来看,显然不是企业经营业绩出现爆炸性增长。”景林资产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

  他认为,“用1月份的数据对比上一年的12月份,是最容易受到干扰的,营业收入才是更可靠的指标。”

  “还有种可能是券商在去年11月下旬开始,受急牛行情的重大利好,各项业务收入急速扩大,很有可能会超额完成2014年初和年中设定的业绩指标,因为按彼时的行情,这些业绩指标应该相对较低。”证大投资一位业务人士分析,“假如2014年业绩超额完成过多,可能会面临2015年业绩指标飙升的风险,那么管理层调整利润的动机也是存在的。”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5/02/06/142627638.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IPO咨询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