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议受让南方工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3.2%的股权,价格为人民币5.888亿元,此项受让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若交易最终完成,中信证券将持有华夏基金62.2%的股权。
这也拉开了中信证券对华夏基金的人事调整大幕。
早在10月中旬便有消息称,王东明将辞任华夏基金董事长,该职位由中信证券杨明辉继任。近日华夏基金的公告便印证了这一市场传言。
11月28日晚间,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王东明因“工作需要”于2013年11月27日离任,而中信证券的董事总经理——现年49岁的杨明辉正式担任华夏基金董事长一职。
强势回归华夏基金
成中信实力全面提升推手
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信对基金业务的重视力度会逐渐提升,基金有望成为中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推手。而对于华夏基金而言是巨大的机遇,人事变动、控制权集中更有利于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的提高,公司未来业务拓展过程中信心更足。”
资料显示,早前,因中信证券持有华夏基金100%股权,违反了当时“内资基金公司不得高于49%,合资基金不得高于75%”的规定。中信证券不得不忍痛割爱,自2010年起将华夏基金51%股权分两次挂牌转让。
然而,中信证券前脚刚把51%股权拱手相让,管理层后脚就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修订。证监会于2012年6月修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取消了控股股东49%的控股限制。
政策松绑后,中信证券重新打起了回购华夏基金股权的主意。随后,中信证券从无锡国联手里回购了10%股权,中信证券持有的华夏基金公司股权由49%升至59%,无锡国联将不再持股华夏基金。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华夏基金目前仍为行业老大,地位无可撼动。中信证券半年内回购了13.2%的股份,不排除继续回购华夏基金股份的可能。
业内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几年华夏基金的表现一直不错,在公募基金中各项指标都有明显优势,其投资品种调整、战略调整、高层变动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中国基金行业影响非常巨大。而中信证券绝对控股华夏基金意味着国内金融行业新一轮的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已经展开,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券商、基金、银行涉及股权调整、业务变更、人事调动。”
未来人事变动或将继续
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一直在回购华夏基金股权,有意增加对华夏基金的控制权。
王东明目前为中信证券董事长,而杨明辉在加入华夏基金之前则为中信证券的董事总经理。
从杨明辉的履历中不难看出其为中信“元老级”员工,在公司创立之初即被委以重任。
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伴随着杨明辉的入驻,华夏基金也将出现“双层管理”模式。在基金公司的结构中,总经理为最主要与核心的管理人。
而此次中信证券派来全职董事长,目的就是要参与华夏基金的管理,这就意味着目前华夏基金将出现代表华夏系的华夏基金总经理滕天明和代表中信系的杨明辉“双层管理”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公司未来的走向将取决于二人的配合程度。
马遥对此次调整直言称,“全面收回掌控权是中信做出的战略性调整。”他同时认为,“高层变动意味着华夏基金的掌控者跃居幕前,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会参与更多,这会给顶层管理者意见不一埋下了隐患,人员调整必然会出现一个适应的过程,双方对彼此管理风格、决策理念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将决定未来华夏基金的发展态势。这对于身经百战的杨明辉而言并非难事,有幕后老板中信的支持,杨明辉在具体工作中恐不会遇到太多阻力。”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华夏基金的股权变动,最近两年来,公司的人事变动加剧,特别是随着范勇宏及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离去,公司人员出走更是呈加速趋势。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20日,华夏现有的35位基金经理中任职4年以上者仅13人;任职不足一年者达10人;自2012年以来,其基金经理变动率高达63%。
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对此也表示了担忧,“如果顶层管理者的变动能对公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则华夏基金不需做出过多的人员调整,若新一届管理层的管理理念无法有效落实,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与下属员工之间的矛盾增多,则华夏基金恐出现人事大调整。”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12/04/12130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