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证券市场 > 正文

方正证券“绯闻”收购民族 境外扩张在路上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3年9月2日 

  千里江堤,毁于蚁穴,欣慰监管层已经对券商、基金等机构的高频套利系统进行检查,但也不能矫枉过正。

  实际上,光大证券的错不在创新,而在治理。无形市场之病症,存乎“有形之手”。“天灾”之背后,往往是“人祸”。

  上半年,整个券业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1.18%、7.99%,行业总资产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5.43%。截至8月29日,19家上市券商中,除方正都出了半年报。其中,太平洋、国金、广发、中信、光大和国元等6家净利润出现下滑。

  12家增长的券商,增速中位数21%,结合上半年沪指-12%、IPO闭关的情况来看,这些“稳增长”的券商充分发展了自营、资管以及两融等创新业务,成绩来之不易。

  以1.5倍增速位居上半年头名的东北证券,主要增加了债券投资和证券自营,以及两融、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创新业务。

  从行业创新领跑者海通证券来看,其上半年传统的股基交易量连续三年增长,市场份额占比4.79%,排名第四,融资融券6月底余额142亿元、市场份额6.4%。另外,自营业务收入增长51%,自营利润(16.27亿元)几近公司利润的一半。海通其他几项业务,资管(1.23亿元)占比3%,投行(1.32亿元)占比4%,直投(1.04亿元)占比3%,境外(2.24亿元)占比6%,未来空间还很大。

  此外,华泰证券一改过去三年净利润增长率为负的窘况,上半年增速高达20.94%,融资融券爆发是重要原因。华泰两融业务占收入比1/5,类似华泰这种历史上网点较多、渠道下沉、开展“全能型”业务的券商,其竞争优势正逐步显现。

  这也就解释了券商仍热衷“跑马圈地”的原因,继海通要开办92家分支机构后,势头正劲的宏源也要开50家营业部。我听说,已有券商对新开的C型营业部,采取“招标承包”方式。我的一个以前做营业部老总的朋友,初步测算“保本”要8000万元的托管资金,虽非难事,但也不易。轻型营业部的成本收益和运营模式,尚待观察。

  我最近重点关注的券商,除了海通、华泰和东北,还有方正。之前我写过“彪悍湘勇,方正证券”,讲到方正集团强力调整方正证券人事,集权掌控。上市仅区区两年的方正,非常彪悍——巧妙调整持股8.12%的盛京银行财务核算,28.56亿元收购方正东亚信托,3.6亿元收购北京中期期货60%股权并吸收合并方正期货,又于8月27日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我与方正内外的业内人士交流,获知此次重组与收购券商有关。有说收购标的是民族证券。听说这民族证券是“奇葩一朵”,其大股东政泉置业,办公在高档的北京盘古大观,郭姓实际控制人“相当了得”。

  如友所谓,方正此番若收购民族,相当于郭老板将自己的房子卖(租)给民族证券,然后又证券化借壳上市,实在高!我还找来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来看,比照50%标准,发现民族的资产、营收以及净资产均达不到方正的一半。民族去年底资产87亿元,方正279亿元,“大吞小”貌似合理。投行朋友说,若方正收购,向小券商增发购买资产,也属重大资产重组。

  证监会信息公开中,方正有一项“在境外设立、收购或参股证券机构”的申请材料,7月26日受理,“绯闻”方正还有境外扩张这一曲。

  中国券商100多家,值行业周期低迷之际,方正“绯闻”收购,倒也美滋滋。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9/02/110202486.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