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金融业,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今年初,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在一次讲话时如是说。
马明哲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前不久,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物,上线仅仅18天的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达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金融业惊呼:“互联网来了”!
互联网企业蜂拥而入
2004年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上线,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成立,2013年6月发布“余额宝”,2013年7月“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批……“十年布局”打通了阿里巴巴的金融脉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金融已为超过32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了融资服务,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户均贷款4万元。
继阿里之后,京东、苏宁和慧聪网等也纷纷推出相类似金融业务。腾讯即将发布的微信5.0也将与“财付通”打通,引入支付功能。
网络企业涉足金融业已渐成势头。随着百度、新浪获得第七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今年7月,央行网站显示已有250家企业获得牌照,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巨头。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侵袭”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业生态格局,从观念、运营模式,到资金链的流转,网络企业似乎在以一种无所不能的姿态宣告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与众不同。
以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为例,用户只需将支付宝中的钱转入“余额宝”,便既能正常消费,又能进行基金理财。与此前理财产品普遍设有门槛不同,“通过余额宝,一个人哪怕只有一块钱,都可以平等地享有闲散资金增值的权利。”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表示。
在相关专家看来,网络企业进军金融业更大的改变在于规则再造。
以阿里小贷为例,相关专家分析表示,依托阿里巴巴等平台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借助互联网批量化、流水化作业,又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还带来一种新的微贷理念:信贷不再是一种权利,而是公平合理交易的商品、服务。
金融行业触网求发展
面对低调却来势汹汹的互联网企业,金融业并未无动于衷。2012年6月,建行启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善融商务”,为客户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成交35亿元,线上融资近10亿元。
招商银行携手中国联通于2012年11月推出首个移动支付产品——招商银行手机钱包。浦发、农行、建行等也陆续公布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最新产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互联网与金融业不完全是竞争关系,两者有融合的空间,是相互补充的。
今年2月,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家由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等公司共同成立的公司,因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同槽卖保险而备受关注,也被视为网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一个典型。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看来,在未来发展中,新兴金融应该是一个国有与民营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金融体系,是一个产生自基层,因而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活动。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8/01/1317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