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呈双升趋势,增速由负转正,加速上涨。而中信营收与利润呈前高后低趋势,增速下降。
听说这些天上海很炎热,39度。
位于这个城市的海通证券,也很热。海通的热,是经营业务开展得热。
2013年2月8日,海通盘中最高13.5元、创下2010年5月以来近3年的新高时,其市值1293亿元。就在海通股价新高的前几个交易日,2013年2月4日,中信证券盘中最高市值1756亿元。这也是中信自2010年10月底以来的新高。两者相差463亿元,海通比中信少26%
2013年7月24日,海通总市值864亿元,中信1061亿元。两者相差197亿元,海通比中信少18%——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海通市值猛追近中信266亿元,两者差距不断缩小。
而从今年中期业绩快报来看——海通营业收入56.6亿元,增长11.78%;中信营业收入60.38亿元,增长4.32%。
海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5亿元,增长31.59%;中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1亿元,减少6.14%。
海通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增长31.59%;中信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减少5%。
海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5%,增加0.38个百分点;中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2%,减少0.14个百分点。
再从过去“三年一期”增长指标来看——2010年、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第一季度,海通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73%、-4.86%、-1.64%、20.59%;中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6.3%、-9.94%、-53.29%、23.59%。海通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66%、-13.77%、-4.34%、34.34%;中信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2.69%、-7.73%、-63.82%、20.87%。
海通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呈双升趋势,增速由负转正,加速上涨。而中信营收与利润呈前高后低趋势,增速下降。
对比两者净利润绝对值——海通最近4个财报期(2012年三季度末、年底以及2013年一季度末、年中)分别为24.4亿元、30.2亿元、14.3亿元、26.65亿元。中信最近4个财报期分别为29.2亿元、42.4亿元、9.75亿元、21.11亿元。海通由去年年底落后中信最多12亿元,转而在今年年中反超中信5亿元,成功实现逆袭。
幸福的券商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券商各有各的不幸。
在创新业务推动下,海通走上“幸福”之路。海通公告解释称,上半年以创新和国际化为主要手段,加快转型步伐,加大创新业务的拓展力度。净利润增长超过30%的主因有两点,一是加大证券投资规模和开展量化交易,二是两融规模增幅较大。海通的量化交易和两融,已有时日,越发成为这家海派券商的标签。
而中信公告传递的“不幸”是,“因证券市场、汇率市场波动、A股市场IPO暂停,公司布局资本中介业务和国际化业务,同时提高财务杠杆水平,以及拟实施201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导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净资产分别下降6.14%、2.42%”。
各位以为中信的解释然否?所谓三大市场问题,并不仅仅针对中信一家。而布局资本中介和国际化业务,在中信看来是“利空”,但为什么在海通看来是“利好”呢?
至于利润分配影响业绩一说,中信2012年“10派3”方案尚未执行,且其去年的分红为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2008年10派5元,2009年10派5元转5股,2010年10派5元,2011年10派4.3元,2012年10派3元)。中信的下滑,应该不止上述客观原因。
记起小时候背诵“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老是说“寡人无疾”。等到“体痛”,“使人索扁鹊”时,为时已晚。
中信作为首家上市券商,长期执券商业界牛耳。空调吹久了,偶遇风热,多保重!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7/29/11052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