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齐涨,但却有投资境外市场的QDII被动清盘。上周,首只券商QDII被迫清盘的消息在市场中传来。中金公司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中金大中华股票配置的资产份额已连续20个开放日低于1亿份,触及了合同规定的清盘条款。该产品从6月7日开始清算,清算结束后,公司将在网站公布清算结果报告。
五年多仅盈利2.2%不及一年定存
公开资料显示,中金大中华股票配置于2008年2月正式发行,是券商发行的首只QDII产品。其投资范围为亚洲国家和地区上市的股票、ETF及封闭式基金占比0-30%;新加坡、美国、英国上市的中国股票占比0-10%;美国政府机构贴现票据、欧洲美元商业票据、美国国债占比0-7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5%-75%。
根据中金公司官网资料,成立以后的五年时间里,中金大中华表现时好时坏。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中金大中华收益率为-19.90%,但是好于其业绩比较基准。2009年,随着QE的推出以及全球股市复苏,中金大中华净值增长55.43%,跑赢其业绩比较基准20个百分点。但从2010年开始,每年中金大中华收益率都低于业绩基准:2010年业绩基准为6.74%,实际收益率为2.94%;2011年为-12.29%,实际收益率为-15.03%,2012年为16.08%,实际收益率为0.83%。
进入2013年以后,中金大中华表现更加差劲截至6月6日清盘前,其单位净值仅为0.792元,较去年年底的0.855元下跌7.37%,是五只券商系QDII中今年以来唯一亏损的品种。
中短线交易频繁惹祸
中金大中华虽不太会满仓操作,但并不喜欢长期投资,中短线交易十分频繁。而随着恒生指数春节后出现下跌,频繁操作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有公募人士表示,随着6月1日新《基金法》的实施,公募行业的“围城”已被攻破,保险、券商和私募基金都可以加入公募基金的竞争。“如此大好时机,首只券商QDII却清盘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真正的"业绩为王"时代已经来临。”该人士称,未来,无论是公募、私募、券商还是保险资金,如果长期业绩落后,产品被清盘将成为必然选择。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7/03/1422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