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近日宣布,计划推出全新涵盖A股的股指期货及以三只A股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为基础的股票期货。
港交所此举完成后,其金融期货产品将首次覆盖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将面临新的挑战,中金所成立七年来,仅有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品种,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首次覆盖内地和香港两地
即将推出的涵盖A股的股指期货——中华交易服务中国120指数(下称“中华120”)期货,将于2013年7月8日正式推出。中华120期货将是首只追踪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跨境指数的期货产品,它追踪的资产涵盖A股、H股、红筹股及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股份。
中华120是由港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所编制,用以追踪中国内地及香港上市而市值及流通量最高的中资企业股份表现,成份股由80家流动性最高、市值最大的沪深交易所上市A股以及40家流动性最高、市值最大的香港上市内地企业股票构成。
港交所表示,投资者可通过中华120期货这单一合约,同时捕捉两地市场的机会做交易或对冲。此合约也为持有与中国内地相关股票组合的机构及投资者提供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用以对冲中国内地相关交易所买卖基金的持仓。
与此同时,港交所还宣布,以三只A股ETF为基础的股票期货,即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iShares安硕富时A50中国指数ETF及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的股票期货,也将于2013年6月10日推出。
上述三只股票期货均以港元为交易货币,他们将是港交所首批以A股ETF为基础的股票期货,并可与港交所旗下以该三只A股ETF为基础的股票期权以及相关ETF相辅相成。
目前,港交所衍生品已经非常丰富,包括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H股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H股指数期货、股息期货、恒指波幅指数期货、金砖市场期货、人民币货币期货、港元利率期货、三年期外汇基金债券期货等。
中金所如何应对?
丰富的金融期货及期权品种为港交所带来了巨大的交易量,今年一季度,港交所各股票股指衍生品合约数量超过3亿张,而中金所股指期货合约数量约为4500万手。
“与中金所相比,在吸引外资参与方面,港交所有更大的优势。而覆盖内地股票的指数期货推出之后,预计港交所交易量会增加得更快。”一外资行交易员对表示。
中金所成立至今的七年时间里,内地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唯一一个金融期货产品,不仅与发达市场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与新兴市场的一些交易所也有很大的差距。单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已经无法全面满足各类市场机构对中小盘股票、分市场股票投资的风险管理需求。
与内地其他三大商品交易所相比,虽然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交易比较活跃,但其市场参与者结构仍有待改善,外资参与度并不高。目前,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持仓和成交额度均受到限制,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资金规模有限。虽然今年3月份,证监会和央行批准RQFII除发行债券类产品或A股ETF产品外,还可在批准投资额度内投资股指期货等人民币金融工具,但交易额度依然很少。
港交所近两年来动作频频,例如,推出越来越多以期货和期权为主的衍生品,加入金砖五国交易所联盟、与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合资成立中华交易服务公司、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等。
今年4月份,在股指期货推出三周年之际,针对产品单一的情况,中金所建议推出第二指数期货合约,以进一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吸引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偏好的投资者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
中金所张慎峰董事长此前指出,中金所当前面临的挑战,一是产品单一,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对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强盛需求;二是境外市场纷纷推出中国概念或者人民币概念的金融期货产品,给中金所形成了压力。
“目前来看中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自港交所,尤其是投资者结构和产品结构,中金所亟待改善,而衍生品品种的匮乏很容易引发境内资金外流,削弱境内市场吸引力。”上述交易员告诉。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7/03/13554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