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证券市场 > 正文

资金出入境不受总额限制 第三方机构叫卖“准QDII2”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3年7月3日 

  当外界还在对第二轮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2)翘首以盼时,有第三方机构已开始叫卖“准QDII2”。

  近日,一款名为“港债新干线”的产品出现在各大网络,称可为投资1000万港币以上的VIP客户提供在券商等渠道的专属外币通路,资金进出境不受总额限制。

  而根据外管局目前的规定,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每人每年不超过5万美元。

  产品卖方为北京正信财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正信财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此为公司与券商联合推出的港股可转债投资通道,这一通道下,个人投资者可通过自己的港股可转债账户实现直接投资,并有望通过使用券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的方法变相突破个人外汇限额。

  “这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更准确地说是项目。”正信财富前述负责人称,与券商合作,正是为QDII2试点的推出做准备。

  QDII2,即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的条件下,有控制地允许境内个人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政策放开后,个人投资者可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对外证券投资,年购汇总额将可超过5万美元的限制。

  2007年,国家外管局曾批准我国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首个试点地区定在天津滨海新区,但最后未能如期推出。

  而自今年初,2013年央行工作会议首提“积极准备QDII2试点”后,关于QDII2推出的消息不断。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阎峰5月20日就透露,QDII2已完成基本讨论,有望年底前通过监管层审批。(本报5月21日10版《QDII2有望年内落实资金门槛或设50万元》曾予报道)

  上述正信财富负责人认为,“港债新干线”类似于“港股直通车”的地方在于基本实现了个人投资者直投港股可转债。

  具体操作是,投资者提供个人身份证及居住证明,先在第三方机构做报备登记,再到券商处开通港股及港股可转债交易账户。合作券商均设有香港子公司,由香港持牌人到境内见证开户,北上广三地一般有常驻持牌人。同时,券商在香港工银国际等银行为客户开通对应的个人港币账户。

  实际上,该产品宣称的“专属外币通路”、“资金进出境不受总额限制”,并非完全如此。

  上述负责人介绍,这需要客户与券商签订资管协议,将个人子账户设在券商QDII账户下,将人民币打给券商,然后由券商利用自身的QDII额度,将外币转到个人投资者境外子账户进行投资,从而突破5万美元限制。

  不过,该产品千万级的客户多数是在港持有大量港币的境内投资者,境外资金购买境外证券是目前政策允许的,不需要占用券商QDII额度,第三方机构仅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直投港股可转债的通道。

  “投资者可以是普通投资者,门槛5万港币;也可以是1000万港币级别以上的客户。不过,因为港股可转债的最低申购额为100万港币,所以小额投资者的交易账户是子账户,母账户为正信财富账户;1000万级客户,则可直接将自己的个人账户申购港股可转债。” 上述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此次正信财富已买断一家港股可转债的全部发行份额,预计规模不超过2.4亿元。目前已预约申购资金有1.6亿人民币,其中60%-70%的资金来自千万级以上客户,最高个人投资5000万。合作券商为长江证券。

  “该公司为在港上市央企,可转债的年化收益率5%-8%。”该负责人介绍,除转股外,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未来可在香港场外交易市场(OTC)直接交易。

  对于利用券商QDII额度变相突破个人外汇进出限制的做法,也有人提出是否会为个人资金外逃提供便利的质疑。

  有券商人士认为,即便QDII2正式试点,也应该是将QDII2额度先批给券商,然后再由券商下放予个人投资者。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7/03/135209158.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