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过去后,铁道部将呈上一份巨亏报表。
“2012年铁道部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目前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各个局反映的情况来看,亏损是一定的了,而且还不在小数。”1月22日,接近铁道部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这一形势已从各路局的财务状况中显现。据一些地方路局人士透露,2012年仅上海铁路局就亏损130亿元。南昌铁路局约亏损79亿元,广铁集团也亏损26亿元。
上周五结束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并未公布2012年全路的财务损益,只公布了全年经营收入完成975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国铁及控股企业运输总收入完成5308.5亿元,非运输业务收入完成4443.5亿元。
据前述接近铁道部人士称,宏观经济放缓,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大幅下降,是造成2012年铁路巨亏的基本背景。同时,“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对铁路亏损的贡献率在明显上升。”
“连上海局也亏损了”
2012年铁路亏损之重,从作为标杆的上海铁路局的财务状况中可见一斑。
据地方路局人士透露,2012年上海铁路局虽然完成了3.5亿人次的客运量和2.4亿吨的货运量,但仍亏损130亿元。
上海局营收如此之差,颇有些出人意料,因为上海局在全国各铁路局中效益一向是比较好的,而且其辖下的沪宁、沪杭两条城际高铁也是在全国高铁网中少数几条实现盈利的线路之一。“上海局都如此,其他路局的情况可能更糟。”一位铁道部系统经济专家表示。
事实上,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的报表已奠定了全年亏损的局面。该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辖下的总资产为43044亿元,负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81%,税后利润则为-85.41亿元。
“2012年第四季度铁路运输量有所回升,可能会填回一部分亏损,但扭转不了全年亏损的大局。”前述铁道部内部经济专家称。
高铁成重要“增亏”点
铁路巨亏,部分是受宏观经济放缓拖累。据上周五结束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8.93亿人,同比增长4.8%,而作为主要盈利来源的货物发送则完成38.92亿吨,仅与上年基本持平。
“去年宏观经济形式不景气,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大幅下降,铁路货运量实际上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前述铁道部内部经济专家说,而去年铁路建设的材料、人工成本,运营的电力、人力成本则急剧增加。
与此同时,大批开通的高铁,虽然方便了民众出行,也改善了铁路形象,但也成为对各铁路局的财务重负,“高铁开通线路越多的路局,经营压力越大。”
据了解,在目前项目公司制下,建设中和已经开通运营的高铁一般都是以合资公司的方式来运行,在这些公司中,还本付息占到其成本的三分之一,其余两项则分别为委托运营费和电费、人工等费用。
部分路局借债度日
亏损沉重之下,许多铁路局陷入借债度日。为维持现金流不断,2012年上海局从银行贷款20亿元。而根据测算,上海局若想维持2013年现金流,还需要再贷款130亿元。
由于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上任后放权给地方路局,现在各铁路局从银行贷款已经不需要铁道部批准。“但如果不是太困难,路局一般是希望尽量做到不用贷款,贷款要还利息,也不利于路局的形象。”上述铁道部系统内经济专家表示。
不仅铁路局,各工程局也资金吃紧。“铁路工程很多都是工程局垫付材料款和工程款,铁道部在资金紧张时拨付资金很慢,造成大量拖欠,工程局为使项目继续运转,只能向银行贷款,一些工程局负债率已经在80%-90%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副总工王梦恕介绍说。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胡思继分析认为,通过这几年的铁路建设,我国铁路运能已经极大提高。客运方面,除春运、小长假等特殊时段,日常状态上基本能够满足民众出行需求,货运方面,除陕西、山西、内蒙古西部等能源输出大区之外,全国总体上也已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在此背景下,铁路运量和运输收入短期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较小。
胡思继表示,相比航空和公路运输,铁路的价格和运力配置较为僵化,“不管各个地区的成本差和需求差异,运价基本是全国统一,没有浮动空间,路局也没有自由裁量权,运力调配也是等货主上门,而非主动去开拓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下,其市场份额自然日益下降。”
铁路系统亏损严重,与其突发猛进的建设进度和以债务性资金为主的筹资方式有关。201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目前铁道部累计的长期借款达20604亿元,占总负债26607亿元的77.74%,如果加上在债券市场上尚未偿付的额度,债务性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将更高。巨量的借款导致铁道部每年需要为此付出可观的利息,财报显示,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达1330亿元,其中利息即达249亿元。
这种大举借债和大额投资在未来数年内还将继续。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宣布,2013年铁路投资将达6500亿元,其中基建投资5200亿元,而在“十二五”剩余三年内,将完成1.33万亿元的投资量。这些资金将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解决。届时,铁道部的负债率或将继续上升。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3/01/23/10142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