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产经新闻 > 正文

银行理财揽储“巧”打时间差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一年一度的年末揽储大比拼正式打响。由于监管机构叫停一个月内的超短期产品,商业银行之间的吸储大战也提早一个月拉开了帷幕。高收益、踩时点的短期理财产品明显攀升,不少理财产品委托结束期都精确计算在12月30日左右,如此一来,只要投资者晚一天取回现金,那么这笔钱就会在12月31日(考核的关键时间点)当天成为活期存款。

  虽然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银行间的揽储大战似乎已经提前打响,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正在悄然上涨。记者发现,杭州银行、珠海华润银行等银行近期都发行了收益率较高的32天期理财产品,其中,杭州银行该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珠海华润银行对投资门槛为200万元的钻石级客户给出了高达5.4%的预期年化收益率,5万元门槛的黄金级客户也有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显然,这种动辄接近5%的预期收益对于当今的理财市场来说,自然很有吸引力。根据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上周(11月17日-23日),商业银行新发行的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的1个月至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只有4.17%;1个月以下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更是仅3.85%。

  推高理财产品收益是银行揽储的惯用手法,但今年的不同则在于:一些银行借着年底这一特殊时间节点算起了非常精准的时间账。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动辄接近5%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终止日期均为12月29日。通常来说,理财产品从结束运作到资金到账之间存在2-3天左右的兑付期,而12月29日为周六,也就是说,资金到期最早也要在12月31日(周一).

  银行这么做的高明之处到底在哪里呢?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分析师对记者透露,以吸收储蓄为主要目的而发行的理财产品,一般会将理财产品的到期日设计在12月31日的前一两天,多数客户的钱还来不及从银行转走,只要能留过12月31日当晚,就能算是银行的年底存款余额指标。

  银率网分析师吴魏君认为,“考虑到年末的临近及跨年资金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望震荡向上,尤其1-3个月的跨年产品收益率优势将会逐渐突出”。他同时提醒,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时,不能只看预期收益率。由于理财产品还有资金募集期和兑付期,银行通常对募集期资金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对兑付期资金不计息,所以投资者应避免挑选募集期及兑付期较长的理财产品。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1/26/142126465.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