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银行保险 > 正文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中国将坚定实施新资本标准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2年11月21日 

  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及美国通货监理局联合宣布,美国将不会如期实施从2013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巴塞尔协议III》,令外界猜疑中国是否亦会延迟实施。

  “美国宣布推迟后,欧盟可能也会步其后尘。但我们认为,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III不仅仅是为了履行义务,更重要的是它考虑了中国国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所以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不会受个别国家推迟的影响,会坚定不移地实施新标准。”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11月20日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

  他同时透露,不久将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通过市场化、商业化手段更多地进行资本工具的创新,活跃资本市场的同时满足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

  “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

  中国农业银行[2.57 0.39% 股吧 研报]金融市场部近日发布的报告分析称,美国经济状况仍然不佳是美国推迟实施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原因。

  同时,美国银行业面临着资本短缺和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据上述报告测算,如果要考虑巴塞尔协议对扣除项的新标准和未来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到2019年,美国银行业将需要补充8700亿美元的一级资本,8000亿美元的短期流动性资产,32000亿美元的长期融资。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巴塞尔协议将使美国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3%。

  除更严格的资本金监管标准,业界对流动性监管指标的争议也很大。自2000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陆续对流动性风险监管作了四次重大调整,尤其是巴塞尔协议将流动性风险监管列在金融监管的重要位置,引入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大指标纵然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有了新的约束,但某些细节定义对于美国来说并不适宜。

  尽管美国已经表态将无限期推迟实施《巴塞尔协议III》,但中国监管层显然并无此打算。

  “中国政府和政府金融监管当局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来推进新的资本标准的实施,把它作为中国金融业改革、金融监管改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而不会受某些国家由于国内的困难而推迟实施的影响。”王兆星表示。

  “鼓励银行资本工具创新”

  对于中国监管层的“坚定不移”,有银行人士认为是由于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银行[2.78 0.72% 股吧 研报]业的处境要轻松很多,因为目前中国监管部门所设定的监管要求已经可以覆盖巴III的要求,而且多数银行都已经满足了这些要求。2012年中报数据显示,中国大中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超过10%,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在8%以上,平均拨备覆盖率则是超过150%。

  中国将坚定实施新资本[0.82 2.50%]标准

  不过,监管层的视野显然更远。王兆星提出我国银行业在实施新国际标准过程当中,应实现六个方面的结合。

  “首先要把提高资本要求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新的资本标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充分地学习、借鉴、吸收和把握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他表示。

  第二,在实施国际标准当中,监管层也在试图把推进实施国际新标准与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紧密地结合。“我们在设计新的资本标准的过程当中,考虑了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风险结构和业务结构,设计了在国际标准框架下所允许的我们对风险的判断和资本的要求,充分考虑了中国银行业自身对实体经济需要的支持。”王兆星称。

  第三,监管层试图从国情出发,借鉴、学习国际监管的最佳实践。“第四,我们也努力寻求推动新标准的实施与促进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他表示。

  同时,“考虑到中国资本[3.70 0.00%]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现实,中国银行业也必须不断补充资本,我们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用自己的利润来实现内源的积累,同时也充分利用国际监管标准所提供的空间,来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新的资本工具创新,来补充附加资本、二级资本的要求。”

  最后,监管层也在努力把推进实施新的标准与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要真正做到实施新的标准不是削弱而是更加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王兆星称。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1/21/100240265.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