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市场评论 > 正文

周小川:防止货币政策出现超调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在以“金融业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的首届金融街(行情 股吧 资金流)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简短的致辞中直言,金融危机中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出手快,出手重”,但任何调控都会有些副作用,所以要防止货币政策出现“超调”,有些刺激性的政策也应适时退出。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迅速采取措施,并很快向全世界宣布了包括将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将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同时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财政安排等一系列调控工具迅速跟上。最终,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对整个世界经济都是鼓舞,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赞誉。

  “任何一种调控都不可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都会产生扩充、超调、震荡等副作用。”周小川坦言。简单而言,“超调”是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过度,造成短期内利率的调整幅度超出长期均衡水平,产生一定的波动。而周小川则解释,“超调”就是反应过度,所以具体操作部门来进行调解的时候,首先要落实调整方向,第二就是落实调整数量,第三就是根据时间特性进行调整,先调快一点后放慢一点,或者先放慢一点后调快一点。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金融蓝皮书》就曾表示,在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的条件下,政策不仅会满足资金面的需求,也存在“超调”可能。

  此外,周小川还谈到调控的前瞻性和调控有效性衡量等问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不应该根据已经变化的数据进行调整,而是在数值刚出现变化时就计算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具,这样才能避免调控的滞后性。”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1/19/093630678.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