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基金私募 > 正文

短期理财基金扎堆形势探讨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2年11月10日 

  身处熊市和存量竞争漩涡中的公募基金,正力图通过产品创新来自我救赎。而今年5月初破茧而出的短期理财基金,无疑拉开了2012年基金业新一轮大战的序幕。

  作为创新利器,短期理财基金的热销带动了基金发行市场转暖。天相投顾统计显示,截至11月5日,今年新基金募资总额已经超过5000亿元,其中短期理财基金合计募资额占比近半,而新基金募资规模从9月11日突破4000亿元到11月5日超过5000亿元,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然而,在公募基金蜂拥推出短期理财基金冲规模的同时,这类产品同质化竞争,以及受短期资金利率下降的趋势影响,这一市场也颓势渐显。在度过发行的疯狂期后,更多的短期理财基金需要回归平静,寻找适合持久发展的模式。

  集体“押宝”

  11月5日,交银施罗德理财21天债券型基金公告成立,首募85.04亿元。伴随其成立,今年以来新基金募资总额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这也是继2007年后基金首发规模第一次突破5000亿元的年份。

  其中短期理财基金功不可没。天相投顾统计显示,截至11月5日,今年成立的198只新基金中短期理财债基虽仅24只,合计募资达2320.56亿元,占今年新基金募资额的46.3%。这一成绩只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

  短期理财基金是针对短期理财市场的创新债券基金。2011年,银监会叫停30天以内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今年5月9日,汇添富和华安的两款短期理财基金率先成立,备受资金热捧,首募分别达到244亿元及182亿元。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梁锐汉认为,若放在历史一个时间序列看,理财型债券基金诞生并兴起的重要背景和原因主要是:熊市下投资者对绝对收益产品的强烈需求、监管层放松管制、推动行业转型及银行停发存续期限在一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等。

  规模效应吸引了更多产品发行的冲动。证监会11月5日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表显示,目前仍有25只短期理财基金等待发行。按照目前的发行节奏,到今年年底理财型基金的数量将高达50只。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第一只货币基金发行以来,截止到11月7日,在约9年的时间里,成立的货币基金总共只有52只。而从今年5月份第一只短期理财基金面世开始,理财型基金达到50只可能只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本报统计,在70家基金公司中,已发行短期理财基金的有14家。而有同类产品正排队的还有7家公司,其中既有易方达这样的一线基金公司,也有万家这样的小型基金公司。“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发短期理财基金几乎是所有有能力的基金公司的首要任务,现在发出来的和已经在申请的都是筹备得比较早、和银行关系好的规模排名前15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更多的模仿者还在后面,”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表示。

  凭借短期理财基金的热销,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开始出现了大幅波动。截至3季度末,工银瑞信因一只400亿的7天理财产品成功发行,规模从今年中期的第十二名迅速上升到第七名。而二季度因发行短期理财基金而首次挤进前十的汇添富在三季度被挤出前十。

  颓势渐显

  短期理财基金成为基资产管理规模从2007年开始停滞后,长期以来基金业通过产品创新自我救赎的突破口,目前这类产品仍处于井喷期。但另一方面,短期理财基金近期已经开始显现颓势,新产品首募规模与前几个月动辄上百亿甚至几百亿的规模相去甚远。

  10月24日正式成立的华夏理财30天债券型基金首发募集25.7亿元;紧接着成立的光大保德信添天盈理财债券型基金首募规模为20.52亿元;而工银瑞信在上月末结束募集的理财14天募集规模不足百亿,远低于第一只产品400多亿的规模。

  发行短期理财基金的首家公司汇添富,正集中力量发行这类产品,其首发规模也直线下降。5月9日,汇添富30天理财基金在短短6天内以首募244亿元创下低风险产品首募纪录。紧接着,其又分别推出汇添富理财60天、汇添富理财14天,首募分别降至160.58亿元、117.84亿元。10月18日,其第四只短期理财产品“汇添富理财28天”首募规模已回落至17.08亿元,仅为首只产品首募规模的1/14。“短期理财基金特别是超短期的理财基金,产品基本都是同质化的,大家都在发行必然造成了资金向不同产品的分流。同时,很多投资者发现短期理财基金虽然形式创新了,但收益并没有预期的高,热情下降得很快。”上述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称。

  即使首发规模较大的短期理财基金,也在遭遇严重缩水的困扰。基金三季报显示,华安和汇添富等旗下的8只短期理财基金首募总规模达1216.39亿元,但在三季度末仅剩478.97亿元,赎回比例超过了6成。其中首募超过55亿份的华安季季鑫在三季度末时已不足5亿份,赎回比例超过9成。首发规模的萎缩和存量产品规模的持续缩水给基金公司造成了困扰。“目前短期理财基金管理费率一般是0.27%,还是零申购、零赎回费用,发一只新基金的年综合成本怎么也要三四千万,短期理财基金至少要维持约15个亿才能盈亏平衡。非银行系短期理财基金未来生存空间有限。”上述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称。

  这意味着,首发规模小于20亿元的短期理财基金在遭遇正常赎回后也铁定亏本,很多基金公司发短期理财基金都是为冲规模赔本赚吆喝。

  本报统计,已打开的最早10只短期理财基金中,截至9月底,规模在15亿元下的有5只,占比一半。

  不仅规模堪忧,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也不容乐观。尽管短期理财基金利用部分特殊时点的7天年化收益取得了超过年化4%的收益。但数米基金网截至2012年10月18日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短期理财基金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收益率分别为0.12%,0.25%和0.76%。货币基金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收益率分别为0.13%,0.26%和0.8%。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理财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和货币基金的投资范围其实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在于货币基金投资组合期限的平均剩余期限必须在180天以内,而短期理财基金则没有这一规定。理论上短期理财基金获取收益更有优势。但短期理财基金受定期申赎限制降低了收益,投资者经常运作期一到便赎回而限制了投资期限的优势,而货币基金则没有这个条款限制。”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称,如果在两者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考虑到流动性,货币基金将优于短期理财基金。

  易方达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马骏也认为,短期理财基金牺牲了流动性又没有收益补偿,这种产品就难有生命力。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1/10/104631670.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