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宏观金融 > 正文

我国税延养老险嫌贫爱富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2年11月1日 

  预计作为今年保险业创新重点之一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上海试点可能只是一个良好愿望。据时代周报记者独家获悉,该试点“今年将百分之百流产”,不仅如此,据知情人士称,“明年也不可能推进。”

  “当初提议该政策的人可能忽略了许多事情”,前述知情人士意味深长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剖析种种细节之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只能是镜花水月。

  试点呼声高涨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允许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质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这一产品实际能起到个税“减负”作用。目前,这种产品在国外较为普遍。

  事实上,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已准备4年,自去年年底以来,业内对个税递延型保险试点方案的呼声日益高涨。前述知情人士表示,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推出尚存诸多困难,尽管试点方案获得国家税务总局的肯定,但是财政部尚未表态。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文件中就指出,“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会同上海市研究具体方案,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搞好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

  按常理,在如此大的政策推动力之下,此事本应早就尘埃落定,但直至目前,上海方面仍无任何动静。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可能实现。”

  该人士称,早在2008年,保监会和天津市政府曾联合发布《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规定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即个人工资薪金收入30%以内的部分可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但有关部委对该细则有关税收优惠的部分内容存有异议,该试点很快被叫停。

  有损公平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从长远来看,发展税延型养老保险没有问题,但短期内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存在很大难度。

  试点项目必须要有推广价值,而短期内这项业务的推广价值十分有限,目前东西部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西部地区的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税收收入有限,短期内不可能开展相关业务。而如果上海等发达地区做了,将会进一步拉大东西部劳动者养老水平间的差距。

  “举个例子,两个同为复旦大学的高才生,一个留在上海,一个响应党的号召去了青海,三十年后去青海的回到老家养老,按照税延型养老险的分配制度,将毫无疑问地导致二者养老差距悬殊。”郝演苏表示。

  正常情况下,月收入达到9000元至1万元的人才能成为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客户,在中国的劳动者中,名义工资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人不超过10%。

  他据此认为:“一项政策性保险的推出应有利于大众,而不能只有利于收入较高的小部分群体,若要推出税延型养老保险,至少要覆盖超过50%的劳动者,才能体现出推广价值。而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的群体本来就是高收入,结果却还给他们税收优惠,这样对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此外,鉴于今年的财政收入大环境,他并不看好这一试点的获批,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已很明显,国家在个税方面做“减法”的可能性不大。

  险企失望

  前述知情人士对郝演苏的观点持肯定态度,他认为“中央不会任由中西部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且个税递延的模式对于当下的税收部门来说,等于“给他人做嫁衣裳”,而税收每年是有“固定任务”的,这种观念也给该险种的推进造成了无形的阻碍。

  这一局面无疑让上海的各大保险公司十分失望。时代周报记者获悉,上海保险业内的多家养老保险公司目前正积极为税延型养老保险做准备,只要税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方案正式获批,在3个月内就能付诸实施。

  而保险公司的目标客户已经锁定外企员工和国企的高收入人群。据报道,平安、太平洋、泰康与国寿几大寿险公司分别负责流程、系统、产品和政策等各方面的准备,而最终方案一旦获批,上海市场所有的养老保险公司均可参与。

  而前述知情人士透露,4月王岐山副总理到上海进行金融工作考察时所有的险企无一例外对税延型养老保险表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但“此后人民网和新华社的报道中却只字未提”,该人士遂对时代周报记者称:“这个计划年内一定流产,明年也不可能实现。”

  郝演苏则对此有自己的观点:“若该项目首先在青海或云南试点,才能真正测出全国推广的可能性。”

  “今年上海的试点年内很难推出,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来说,目前并不具备推广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环境。只有全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相对平衡,而且在解决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问题后,才具备在全国推广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条件。”

  郝演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抵扣个人所得税的养老保险也是一个好办法”,但如何实施,怎样规划,那将是更加长远的事情。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1/01/085241574.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