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昨日表示,个别媒体关于新股发行启用备案制的报道不实。
A股昨日暴跌,管理层出面辟谣。针对有部分媒体报道新股发行将启用备案制,并于十八大后推出等报道,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个别媒体关于新股发行启用备案制的报道不实。
按照证监会此前发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证监会正在积极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强化市场内在约束、进一步健全新股价格形成机制,使新股定价建立在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基础之上,引导市场理性认识新股投资价值。
在审核制度的安排上,将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淡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更多关注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风险揭示的充分性、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平等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发行审核工作的透明度。
针对有媒体报道目前正在排队的750余家企业中,预计年底前将有100多家企业完成发行,上述负责人也表示,已经过会不代表要发行或者近期必然发行,如果投资者不接受发行人提出的价格,即使企业已经通过发审会,也可能无法成功发行。
近年不少企业在已通过发审会后仍推迟发行上市或根据市场情况缩减发行规模,选择更好的发行时间窗口,这说明市场约束正在对市场发行上市企业的规模、数量进行自主调节,这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实施之后出现的积极变化。以企业排队情况预测企业发行上市规模和数量的说法不符合常识。
10月14日,《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宣布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决定还提出了“两个凡是”,凡公民能够自决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证监会为此也取消和下放了35个行政审批项目,成为各部门清理数字的首位。在“两个凡是”的背景下,证券市场最大的行政审批项目新股IPO体制何时改革又被提上了日程单。
报道援引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资圈人士称:“证监会一直在着手研究IPO由审核制向备案制过渡,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务院领导的首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可能在十八大后推出。”
此后多位专家表示此事不靠谱。有投行人士表示,由审核制转备案制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这需要大量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而这一切并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也表示,此事“违反常识,根本不可能。”依照目前的情况,够上市条件的有1万至2万家,一旦实行备案制不啻于一场“大跃进”。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0/27/10053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