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可研报告 媒体报道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中研财经 > 导读推荐 > 正文

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线路敲定调查

中研普华财经(http://finance.chinairn.com)  日期:2012年10月9日 

  保监会下发《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线路已经敲定。而值得注意的是,原意见稿中涉及到300万保险营销大军身份地位问题的“员工制”内容已不见踪迹,此举引发了市场关注。

  改革线路敲定

  《意见》被认为是4月保监会下文各险企的征求意见稿的收官之笔,最终《意见》在原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对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划定了更明确的时间表:未来将用3年左右时间,改变保险营销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的现状,促使保险营销队伍素质稳步提升;用5年左右时间,新模式、新渠道的市场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

  此外,保监会还将通过长期的努力,最终构建一个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权利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收入与业绩挂钩,基本保障健全、合法规范、渠道多元、充满活力的保险销售新体系。

  《意见》提出了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如鼓励探索保险营销新模式、新渠道;强化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管控责任;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改善保险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建立规范的保险营销激励制度;持续深入开展总结和研究工作。

  “员工制”提法悄然淡化

  值得注意的是,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此前呼声极高的“员工制”却在最终版本的《意见》中不见踪影。

  目前实施的代理制、佣金制的保险营销体制自1992年引入国内后,对推动保险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由于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等问题突出备受诟病。4月,保监会下文险企内部的关于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相关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提出,拟选试点地区全体险企及中介机构共同参与,新增营销员严格按照劳动法规依法用工,激励考核机制不得有增员利益和血缘关系。一旦实施,就意味着新增人员将成为险企的正式员工,如果试点顺利,300万保险营销大军将有望转为险企的“正规军”。现在看来,试点员工制将成为泡影。

  不过,上述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解释,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将代理制转为员工制,也可以在不改变现行代理佣金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劳动身份,从而实现福利待遇的提高。

  改革阻力重重

  “员工制”在原征求意见稿中被认为是分量最重之笔,为何在落听的《意见》中,“员工制”却最终只字未提?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极可能是保监会在征求意见环节中,“员工制”相关条款受到了较强抵制。

  “试点成行后,保险公司将先后加入的保险营销员区别对待,无论措施的初衷如何,必将引发营销员的大动荡。”保险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很大的阻力将来源于保险公司,因为“员工制”将实施底薪外加业务提成,无疑会大大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对于转型期的保险业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员工制”还将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是,营销领域很难以加班来衡量工作量,员工加班该不该支付加班费。一位保险高管解释,如果员工制处理不好,将很容易在企业内部养一批懒人。此前恒安标准人寿曾在成立初期大肆推行“职员制”,然而几年下来,职员与保险公司矛盾重重。

  为了化解营销体制改革难题,目前保监会正在鼓励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经营,如推动邮政企业、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同时也支持保险公司成立自己的保险销售公司,以实行产销分离,试图对营销员队伍进行分流。




分享本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2/10/09/090047787.html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返回财经首页

推荐广告

推荐广告

首页 - 研究报告 - 行业资讯 - 数据中心 - 市场分析 - 企业商圈 - 资源下载 - 供求商机 - ENGLISH
中研普华 - 中研财经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媒体报道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研普华 版权所有